【新书导读】
最新图书导读
我校图书馆新加工完成一批最新出版的优秀读物。本批上架的图书共计1000册。
本批上架图书为综合科学类图书,如《中国历史的7张面孔》、《藏在博物馆里的中国历史》、《为梦想插上科技的翅膀》、《经典常谈》、《醉美诗书》、《向阳而生》、《美术经典中的红色中国》、《极简高分学习法》、《趣读三十六计》、《大学生艺术修养》、《罪与罚》、《越玩越聪明的数独游戏》、《修行三阶》、《一蓑一笠一扁舟》、《你缺的不是努力, 而是变现的能力》、《健康中国》、《贯通草原和绿洲丝路的古代民族》、《超级演说家学院》、《资治通鉴》、《与你在最美的词上坐一坐》、《爱是半开的花朵》、《百年大师经典》、《万用英语口语张口就来》、《英语词汇图解与速记》、《小窗幽记》、《历史上的纪晓岚》、《三毛:选择一种姿态,活成无可取代》、《逆转思维》、《悲惨世界》、《飘》等等,欢迎读者朋友们踊跃借阅!
【本期荐书】
《悲惨世界》:《悲惨世界》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首次发表在1862年。《悲惨世界》的内容涵盖了拿破仑战争和之后的十几年的时间,故事的主线围绕主人公土伦苦刑犯冉·阿让的个人经历,融进了法国的历史、革命、战争、道德哲学、法律、正义、宗教信仰。这个“正当壮年”的男人刚刚重获自由,在这之前,他在地狱般的监狱里蹲了二十年,所犯罪行是偷窃一块面包。在路上,他遇到了卞福汝主教,这是第一个用关怀的眼神看着他,并且给了他机会的人。时来运转,冉阿让化名马德兰,不仅发了财,还当上了海滨蒙特伊小城的市长。在人生的上升期,他遇到了美丽的芳汀,收养了她的女儿珂赛特;他与阴险的警探沙威和怀揣革命梦的青年马吕斯不期而遇,前者为追捕他不遗余力。冉·阿让凭借意志和基督教信仰,努力与“命运的黑线”抗争,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本书人物形象突出,气势浩大,是一部人类苦难的“百科全书”。
《飘》:《飘》是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创作的长篇小说,1936年首次出版。《飘》以19世纪60年代美国南北战争和战后重建为背景,以女主人公斯嘉丽的爱情纠葛和生活遭遇为主线,着力刻画了斯嘉丽这一不屈不挠进行奋争的女性形象,并生动形象地再现了美国南部种植园经济由兴盛到崩溃,奴隶主阶级由疯狂挑起战争直至失败灭亡,奴隶制经济终为资本主义经济所取代这一美国南方奴隶社会的崩溃史。小说在描绘人物生活与爱情的同时,还勾勒出了南北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层面的异同,具有浓厚的史诗风格。 1936年,作品正式出版后,其销售情况立即打破美国出版界的多项纪录,并获得普利策文学奖和美国出版商协会奖。半个多世纪以来,该小说一直位居美国畅销书的前列,并被译成几十种文字,在世界各地畅销不衰。
【阅读关注·“阅读·感悟·共享”荐书心得活动获奖作品】
平凡生活中的热烈玫瑰
——读《撒哈拉的故事》有感

“生命的过程,无论是阳春白雪,青菜豆腐,我都得尝尝是什么滋味,才不枉走这么一遭啊!”在没有读这本书时,我一直认为这是一个充满着艺术与浪漫的故事,却从没有想过这是一本坚毅且有着热烈生命力的故事。
《撒哈拉的故事》记录了三毛与丈夫荷西在撒哈拉沙漠生活的点点滴滴。即使沙漠干旱、艰苦的条件、匮乏的食物、落后的文明、丑恶的习俗,他们也能自得其乐,找到人性的光芒,她笔下的三毛,字里行间总是流露出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对未来的期盼,用美的眼睛去发现那些简单淳朴的快乐。
沙漠中的生活并非一帆风顺,缺水、没电、物质匮乏是常态,但三毛从未抱怨。她与荷西相互扶持,共同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他们的爱情在这片沙漠中显得尤为珍贵,没有甜言蜜语,却有着相互理解和支持的默契。三毛想去撒哈拉沙漠生活,荷西为了实现三毛的沙漠梦想,陪她来到这片陌生的土地;而三毛也在生活中给予荷西无尽的陪伴与扶持,使人在平淡的生活中总有着无尽的希望。
在这片漫天黄沙的土地上,这里的女人,宁可生病疼死也不愿男医生见到她们黑纱下的面容……然而三毛不同,她彷佛是没有花的荒原生出的热烈玫瑰,她分药给邻居缓解她们的疼痛;难以忍受撒哈拉威人的粗鄙不堪,那便自己建造自己的小家,让原本简陋的居所变得充满艺术气息;明明刚刚深陷沼泽,却依旧坚定的说明天再来;以平等热情的眼光对待黑人哑奴,并与他们成为朋友;面对邻居的求助,向来来者不拒,却又秉持着“君子之交淡如水”……这便是三毛,明媚而又洒脱,浪漫而又随性,真诚而又率真。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或许不会遇到在沙漠中生活的极端情况,但我们同样会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我们要像三毛一样,做荒漠中热烈的玫瑰,身居贫瘠,也依旧能活的恣意潇洒,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珍惜身边的人,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
(关春冰 物流2302)
【名家谈读书】
〔唐〕颜真卿《劝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唐〕王贞白《白鹿洞诗》——“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唐〕杜荀鹤《闲居书事》——“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少年辛苦终事成,莫向光明惰寸功。”
〔宋〕苏轼《宋安淳秀才失解西归》——“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他日名宦恐不免,今日栖迟那可追。”
【读书故事】
张广厚读书
数学家张广厚有一次看到了一篇关于亏值的论文,觉得对自己的研究工作有用处,就一遍又一遍地反复阅读。这篇论文共20多页,他反反复复地念了半年多。因为经常的反复翻摸,洁白的书页上,留下一条明显的黑印。他的妻子对他开玩笑说,这哪叫念书啊,简直是吃书。